跨領域轉職前的評估

在一份工作上有了三五年資歷,你可能就會開始找尋新的工作機會,那麼在同一類型的職位、產業上駐足多年,想轉換跑道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論你是從操作者晉升為管理職、從員工變成雇主、甚至從設計師變成工程師、工程師變成產品經理等,當你在職涯裡逐步成長,通常也在思考是否有不同的機會嘗試不同的角色。

 

但轉換工作都有一定的風險了,更何況跨領域的轉換跑道,評估一份工作是否合適不外乎從工作內容、未來發展性、環境等各項評價來判斷,除了這些必要條件,當你面對的是跨領域轉職時又該注意什麼呢?

跨領域轉職的人應該注意,現在的你就好比剛畢業的學生,在實物經歷上多少有些不足,可能握著一些作品,抱著一知半解的猶豫心態在試探新的領域,又該如何找到突破的方向?

JECHO 為你分析以下四點,希望能協助更多求職者在未來的路上不再迷茫。

  • 深入認識該職缺、產業各個面向

在跨領域前必須先思考你足夠了解產業嗎?許多人都看到了一份工作、一個產業有趣、成功的一面,進而對該產業抱持著憧憬,等到自己真有機會進入時,才發現跟想像中不一樣。

因此應該善用閒暇時間及人脈去蒐集產業動態及發展,同時對該職缺須具備的技能多加琢磨,進而確認這項產業是自己有興趣深造的。

  • 分析職位

應該將你所期待的職位透明化分析,和這個缺的相關類型工作都可以稍稍研究一番,如當你目標工作是產品經理,但你的大學專業是設計系,那你可能必須先評估所期待的職缺、負責產品的領域是否會仰賴其他專業技術及知識,及早培養必備的相關背景知識。

甚至,將整體產業的上中下游一併列出,了解互相扮演著什麼角色,從中找出和原技能關聯性較高的公司、職位,增加機會也累積自己的經驗

  • 履歷歸零,從新開始

轉職後的第一份工作可視為過渡期,最明顯的情況,就是跟過去相比,在薪水、職級上可能都不如從前,因此若真的想要往其他方面發展,薪資的落差必然存在,在跨出這一步時應該就先設想好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並設定預期目標。一旦確認要跨領域發展時,一定要記得當初的選擇的初衷,才更能支撐自己邁向更久遠的職涯發展。

  • 設定好停損點,評估風險

離開熟悉的環境本身就有風險,更何況是踏入一個未知的領域。雖然都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但也需了解整個過程所消耗的時間與金錢、將承受的壓力都不容小覷。不同的跑道要花另外的時間進修、轉職間可能有空窗期的生活費等,都是你將面對的成本,因此建議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及時間,若時間到了還沒轉職成功,或許要考慮其他替代方案

停損點可參考:可以忍受多久的轉換期、學習技能的費用、最低接受薪資等等。

 

想要跨領域轉職的你準備好了嗎?

過去 JECHO 曾建議人選一份工作做滿 3 年即可開始思考是否要換工作了,但針對跨領域的部分,會建議對於產業及職務兩者,一次僅挑戰一項變動,即使你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可以一次負責所有工作事項,但面對不同產業、職務所產生的不同思考、處理模式,容易依照舊有的思考模式處理新工作,或可能疏忽一些基礎理論,反而給自己太多壓力一下子無法學好、做好。

當然薪資部分也是很現實的,多數產業還是以年資、能力決定給薪多寡,因此若是轉變到一個完全無關的領域從頭學起,建議事先存一筆資金度過轉職前期。

最後小小提醒,年紀越大轉職成本越高,需要評估的細節也越多,但不管是什麼階段,為了避免轉職後才為自己的衝動後悔,在最一開始都請將自己的任何考量列出一個簡單的優先順序,釐清想要跨領域轉職的原因,以此做為求職標準,才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初衷。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提供履歷聯絡資訊,顧問將主動與您聯繫,對於履歷撰寫、英文面試有任何疑難雜症的,也歡迎參考 JECHO Service

Related Posts

最推薦的求職管道|求職注意事項分析

求職是條漫漫長路,若只透過人力銀行或各類型求職平台,是否就足夠了?該如何開發那些隱藏的求職管道或是增加自己曝光的機會呢?如今求職管道多樣化,又該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平台?各種求職注意事項,在本文一併收錄! ......
面試灌水

面試「包裝」和「灌水」的差別?

有時候會遇到人選在面試時包裝過頭,例如不會的技能說有碰過、只是參與的專案說成是主導,反而讓面試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大家不是都說面試時必須大方積極,拿出有自信的態度嗎?到底面試時應該怎麼拿捏,才不會被面試官認為在灌水? ......
resume mistakes

五項常見履歷錯誤,快速挑出履歷地雷

這篇文章統整了五項獵頭顧問常常看到的履歷錯誤 ,快來檢查看看你的履歷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以免你辛苦完成了履歷以後被發無聲卡。切記要確認好沒有以上列出的問題,才能增加你獲得面試邀約的機率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