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寫白板題?

科技業求職時常會聽到面試前會有前測、過程中會有白板題等流程,這可能成為求職者決定是否要面試時條件之一,其實也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每去面試一間公司都要寫不同的測驗,不想再面試了,所以 xx 公司發給我 offer 時,薪資不錯就決定報到了。半年後的見面,卻又聽到「嗯,感覺學不到什麼技術,想準備看看新機會!」

咦,這不又重新開始了嗎?

 

前測、白板題用意?

專業技術能力不太可能單純接受履歷上的數據,因此招募公司會希望先透過前測了解你的coding技巧是否跟公司目前使用的技術相符,以避免錄取後在技能上有所衝突,而面試本來就是個雙方都費時的階段,透過這個方式更能先過濾些程式能力不符的求職者。

真正想了解你的公司會藉由測驗驗證你履歷中列出的特質,因此題型層出不窮。在測驗時也請多加留意,先看清楚題目與要求的輸出結果、注意時間分配,同時務必直接在測試環境 (如  Codility ) 上直接 coding,才會有編寫過程記錄,以供面試官評量。

 

那麼有些公司已經有前測了,為什麼還要有白板題呢?

畢竟前測不是現場作業,在面試當下由面試官陪考的白板題,除了清楚驗證解題技術、邏輯思考問題,同時在合作解題的討論過程中,更直接認識了人格特質、態度等。

在白板題的過程中,面試官同時扮演著考核者、觀察著、隊友等角色,一邊紀錄求職者的進度,並適時給於提示;一邊觀察求職者遇到差錯時的反應,就此放棄亦或者願意嘗試。而在這過程中面試官即能看出些許端倪,究竟此人選在應對上的溝通能力、遇到失敗時如何面對。若整體表現過於率性,就算你 coding 寫的再好,也不會想邀你一起共事。

許多人或許覺得浪費時間,畢竟這些東西可能是很久以前學的,工作經驗都幾年了,會不會太小看我;寫這種面試題很沒意義,只要刷題刷得多就能輕鬆過;甚至覺得題型過於簡單,沒什麼鑑別度等,各種想法不斷冒出來。但,當這些想法充滿你腦海時,你就大錯特錯了!秉持著這樣的態度,在面試中並不會有好成績的。

看完本文,希望大家都可以轉換個心態,理解這些測驗的背後真正想了解的技能、特質,同時在編寫的過程中不再只是將題目完成,而是試著將問題分類簡化等等,想必面試官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提供履歷聯絡資訊,顧問將主動與您聯繫,對於履歷撰寫、英文面試有任何疑難雜症的,也歡迎參考 JECHO Service

Related Posts

後疫情時代求職,必備關鍵能力

後疫情時代來臨,振興經濟即將啟動,又會如何改變大環境的需求、牽動職場的變化?疫情重創全球經濟,許多企業、徵才紛紛暫緩,唯電子商務、遊戲產業、線上課程等需求逆勢提升,如今,台灣市場逐漸恢復,若要滿足後疫情時代所必備的關鍵能力為何? ......
離職原因

面試中的「離職原因」:如何把地雷轉化為亮點

「為什麼離開上一份工作?」這個看似平常的問題,幾乎出現在每場面試中。然而,它卻是面試官深入觀察你「職場成熟度」的重要視窗。你的回答方式,往往直接決定了面試官對你的第一印象——是看到一個反思自己、不斷成長的候選人,還是一個習慣推卸責任、充滿抱怨的人。 ......

工作與家庭的平衡,該如何選擇|給求職者的三大觀點

在一個工作即是生活的世代,我們該如何找到最適合的平衡點,尤其當工作的選擇不再只有自己的考量,更包括了家庭、小孩等其他因素,究竟該以何種面相為出發點,才會是最好的選擇?一定的年資後,獲得 Offer 的考量和以往不同,除了薪資福利、工作制度、交通,更擔心家人不認同,或因為要轉往其他縣市,小孩就學的影響,家庭與工作該怎麼平衡?藉此機會,JECHO 與大家分享幾個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