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寫白板題?

科技業求職時常會聽到面試前會有前測、過程中會有白板題等流程,這可能成為求職者決定是否要面試時條件之一,其實也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每去面試一間公司都要寫不同的測驗,不想再面試了,所以 xx 公司發給我 offer 時,薪資不錯就決定報到了。半年後的見面,卻又聽到「嗯,感覺學不到什麼技術,想準備看看新機會!」

咦,這不又重新開始了嗎?

 

前測、白板題用意?

專業技術能力不太可能單純接受履歷上的數據,因此招募公司會希望先透過前測了解你的coding技巧是否跟公司目前使用的技術相符,以避免錄取後在技能上有所衝突,而面試本來就是個雙方都費時的階段,透過這個方式更能先過濾些程式能力不符的求職者。

真正想了解你的公司會藉由測驗驗證你履歷中列出的特質,因此題型層出不窮。在測驗時也請多加留意,先看清楚題目與要求的輸出結果、注意時間分配,同時務必直接在測試環境 (如  Codility ) 上直接 coding,才會有編寫過程記錄,以供面試官評量。

 

那麼有些公司已經有前測了,為什麼還要有白板題呢?

畢竟前測不是現場作業,在面試當下由面試官陪考的白板題,除了清楚驗證解題技術、邏輯思考問題,同時在合作解題的討論過程中,更直接認識了人格特質、態度等。

在白板題的過程中,面試官同時扮演著考核者、觀察著、隊友等角色,一邊紀錄求職者的進度,並適時給於提示;一邊觀察求職者遇到差錯時的反應,就此放棄亦或者願意嘗試。而在這過程中面試官即能看出些許端倪,究竟此人選在應對上的溝通能力、遇到失敗時如何面對。若整體表現過於率性,就算你 coding 寫的再好,也不會想邀你一起共事。

許多人或許覺得浪費時間,畢竟這些東西可能是很久以前學的,工作經驗都幾年了,會不會太小看我;寫這種面試題很沒意義,只要刷題刷得多就能輕鬆過;甚至覺得題型過於簡單,沒什麼鑑別度等,各種想法不斷冒出來。但,當這些想法充滿你腦海時,你就大錯特錯了!秉持著這樣的態度,在面試中並不會有好成績的。

看完本文,希望大家都可以轉換個心態,理解這些測驗的背後真正想了解的技能、特質,同時在編寫的過程中不再只是將題目完成,而是試著將問題分類簡化等等,想必面試官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提供履歷聯絡資訊,顧問將主動與您聯繫,對於履歷撰寫、英文面試有任何疑難雜症的,也歡迎參考 JECHO Service

Related Posts

履歷優化,這樣寫讓 HR 加深印象

履歷為第一時間與招募企業溝通的媒介,對於招募企業來說,在擴大徵才之際,履歷如雪片般紛飛而來,一份吸引人的履歷除了有整齊的版面、誘人的學經歷,還有什麼是必須呈現?而有什麼內容可以成為履歷加分項?除了那些基本條件,不可錯過的履歷加分項,今天就由 JECHO 逐一說明。 ......

好想離職?轉職前的評估

想到達薪資成長或更有挑戰的環境藉由轉職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哪些情況可以算做好轉職準備,又或者是說什麼狀態下不是衝動轉職呢?有時候在同一環境待久了會覺得有些厭倦,並不斷冒出一些想逃避的藉口,故有了動力瀏覽新機會,但這樣的轉職動機是正確的嗎?透過此篇文章認真思考現在是否為離職的好時機吧。 ......

對抗拖延症?試試這三招,一起對自己負責吧!

「拖延症」某種程度上是害怕面對現實的一種症狀,我們時常不經意的選擇比較舒適的路,當判斷一件事情過於複雜、造成壓力太大、更大誘惑出現時就很可能習慣性出現拖延的反應。這已經不單單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背後更概括情緒及認知等各項外在因素所影響的行為。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拖延症狀,卻被誤以為是效率不佳,但不論延伸至生活還是工作,都是不斷惡性循環。就讓我們一起改善拖延症,學著自己負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