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原因是什麼?當心面試地雷!

「你想離職的原因是什麼?」相信對於廣大人選而言,這句話在面試中已經是耳熟能詳,但作為幾乎是面試中的一道必考題,這句話背後暗藏的心機,你都知道嗎?對於離職原因,你該如何回答,才能避開地雷、漂亮地為自己加分?就讓 JECHO 帶你一探究竟。

問題背後

在回答問題前,先琢磨一下問題的背後面試官想知道哪些訊息?面試時檢驗的重點,除了可以被評量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就是職場上的軟實力了。而從離職原因顯現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職場關係、能否團隊合作、是不是一位好相處的同事等等,你為什麼想離開?你重視的是公司的哪個部分?如果你是被資遣,則為何是你被資遣?是不是你在工作上能力不足無法勝任……。這些問題環環相扣,若是不了解問題含意,就很可能與工作機會擦肩而過了!

知道了問題背後面試官想問的關鍵,要如何回答也是一個大問題,就讓 JECHO 來提供幾個回答問題的方向:

主動離職

  • 期許職涯更進一步

如果你是希望透過轉職獲取加薪或是更高的職位,可以在敘述離職原因時,先提到自己在目前工作中的成長,並表達出更上一層樓的渴望,用「想要挑戰自己的技術」、「希望能承擔更多管理責任」等方式,委婉表達出目前公司已無法滿足自己理想的想法。

  • 對公司/工作有所不滿

主動離職還有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你對原公司有所不滿,無論是因為認為主管、同事、工作內容甚至是公司體制不適合自己,都有可能是產生轉職念頭的理由。
這時候你可以在闡述離職原因時,先著重描述自己在這份工作中的貢獻、肯定公司對你的栽培,再提及自己的目標和目前工作不適合的想法,以「不符合預期的職涯發展道路」、「期望朝著……的領域深耕發展」等話語明確說明自己的目標。也可透過「希望能到……的環境工作」婉轉說明想要離開目前公司的原因,當然,你所強調期待的公司特質,也得是招募公司所主張的。

**小心地雷**
就算你對原公司有著諸多不滿,也不應在面試中直接大肆批評前公司,如果你直言主管不負責任、公司體制不全等等,很有可能會令面試官擔憂你自視甚高、要求過多、難以合作等。即使這非你的本性,但一旦面試官有所懷疑,除非你的能力讓面試官念念不忘,否則你就很有可能就會被埋沒在大量的應徵者中了。

被動離開

  • 因公司原因被資遣

因為公司部門整併、縮編、裁撤等原因而遭到資遣的話,在面試中你可以簡單說明這些原因,並將重點放在自己在這間公司期間的貢獻與成績。避免一些「為何是你/你的部門受到資遣」這類不利於己的話題,多用外在不可抗力因素來表達自己的離職原因。

  • 因個人原因被開除

若你是因為個人因素而遭受公司資遣,那麼你應該先釐清自己被開除的理由。提及離職原因時,可以描述你對這件事所做的反省,以及它所帶給你的影響與改變。也能說說在這段工作中的成長與收穫,並且對原公司心懷感謝。無須因為自己是被開除就顯得心慌,從中獲取教訓與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

**小心地雷**
老話一句:不要任意地抨擊前公司的政策或決定,收斂一些被資遣的不滿,萬不可表現出一副前公司識人不明的自傲。被資遣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點也沒有反省自身並試圖做出改變,而是將所有錯誤都推給前公司,這樣的回答,怕是會讓面試官認為無法與你共事,對你退避三舍的。

 

離職原因千百種,但終歸是有個因由,讓那些想要獲得技術成長、穩定環境、更高薪酬的想法,都化為面試中積極進取的表現。透過正向應答、心懷感謝,讓面試官直接感受到求職者的上進,也獲得到青睞,不要再當個到處與原公司不合的求職者,小心面試官的地雷就在你腳下!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上傳履歷,顧問將主動與您聯繫。

Related Posts

求職禁忌,重複投遞履歷 2 次為限​

投遞履歷最害怕的就是無回應,明明收到企業的已讀訊息,卻遲遲沒有下文,遇到這種時侯,不少人都會開始掙扎是否要再次投遞,雖然在一般人力銀行上,幾天後即可重複投遞,但以企業角度來看,他們會希望看到同樣的履歷不斷出現嗎?​ ......

該出國工作嗎?四個問題釐清優劣勢,並擬訂求職計畫

踏入國際企業、外商公司為自己增加跨國經驗是很聰明的第一步,不少企業也表示,有機會與總部團隊溝通、甚至外派至他國分公司。做足了萬全準備後,接下來你該思考的是,你是否具備下列特質、個性,讓自己更適合海外的工作機會?準備好要出發至海外求職的人才,JECHO 也建議,事先擬訂求職計畫,以確保求職過程不慌不忙。 ......

不想被忽略?提升職場競爭力的 6 種方法

人與人之間總是會不經意地產生比較,但在羨慕他人的同時,我們不妨思考要如何提升自己。不論在任一階段,周遭充斥著太多比較的聲音,但即使意識到危機,如果沒有一技之長或核心競爭力,依然容易被取代。這些道理大家都能理解,卻因為不知道從何做起,也缺乏執行力,最終仍是在原地踏步。 身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世代,若還是認為維持現況即可,那麼你的競爭對手只會更多,且輕而易舉的超越你,因此除了具備良好的態度,你更該思考如何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