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等一下再處理」、「這個改天下次再做好了」、「明天再說」,這些話對你來說是否似曾相識?也是你處事的口頭禪之一嗎?
「拖延症」某種程度上是害怕面對現實的一種症狀,我們時常不經意的選擇比較舒適的路,當判斷一件事情過於複雜、造成壓力太大、更大誘惑出現時就很可能習慣性出現拖延的反應。這已經不單單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背後更概括情緒及認知等各項外在因素所影響的行為。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拖延症狀,卻被誤以為是效率不佳,但不論延伸至生活還是工作,都是不斷惡性循環。就如同美國心理學家皮爾斯‧史迪爾,在整合數百份跟拖延相關研究後所提出的一個結論:「我們較容易追求那些令人愉悅且較易達到的目標,拖延那些令人討厭且回報時間遙不可及的事情。」
的確,對自己缺乏自信、覺得事情投資報酬率不佳,甚至感受不到工作的價值、拒絕不了外在誘惑,拖延就會發生!每個人拖延的因素都不太一樣,簡單介紹 3 種常見的拖延原因:
- 自制力差
自制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尤其正處疲勞之下,你的自制力就無法發揮。試想,你是否也時常因為克制不了誘惑,而讓自己工作延遲或偷吃宵夜呢?
- 自信不足
因覺得太複雜、能力不足,而將事情先擺在一旁,但很多時候是我們都把目標設定太廣泛、事情太複雜,導致不知該如何有效的執行第一步。
- 過於樂觀
就像學生時代要交報告一樣,都覺得期限還久,拖到最後一刻再做,但常常就是時間及能力上無法分配導致最後草草了事,而結果也不如預期。
你,也患有拖延症嗎?是否想改善此症狀呢?面對拖延症,其實克服恐懼,做就對了!很多時候人們在處理一件事時會想著,完成它我可能需要先進行哪些準備、耗時多久、過程有多辛苦,也因為這樣,降低自己執行力。但我們何嘗不換個角度想呢?不如正向的告訴自己完成這項任務的我,能力將提升不少,也是種成長!
若想改善拖延症,歡迎試試下列 3 點,一起對抗拖延症吧!
- 設定目標,並分解任務
當面對未知的結果你可能會有些卻步,不知該從何下手,這個時候可以試著將此事情 / 目標分解成各個小任務,讓這件事情看起來更容易,且在完成後更能添加自己的信心。
- 為每一次的完成設定小獎勵或延遲設定小懲罰
拖延症的發生除了時間管理上有些問題,更包含個人心態、價值觀的影響,可以試著階段性的犒賞自己,提升那些執行過程中的動力。當然若正向鼓勵無法讓自己持之以恆地完成,也許可以試著反向操作,例如,無法及時完成的話,會有一些小處罰,或許會因為不想接受處罰而更有效率地完成手邊的工作。
- 學會自我關懷、接受自己
人們時常想著要如何關心身邊的人,卻忽略了自己。有時候因為害怕做不「好」而焦慮,又因為這樣的情緒導致接下來無法正視甚至獨力完成而選擇逃避。若想破除這種惡性循環,首先最需要的就是,懂得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與其選擇自責,不如好好接納自己。
- 善待未來的自己
簡單來說,一件事若不及時完成,就等於將來還需要擔心它的存在,還需要撥時間去執行。因此若不停抱持著「晚點再執行」的心態。不如想想看,現在不做,以後是不是更麻煩?進而得出「若現在完成,之後能夠更輕鬆,所以還是快速搞定它吧!」
該怎麼做,才能讓未來的自己更輕鬆、更快樂,就是面對拖延症時必須思考的要點。
改善拖延症有很多方法,但無論你是屬於哪一類型的拖延症,都務必告訴自己「只有你能對自己負責」,了解拖延原因及解決辦法後,更能對每一項任務負責,明天將有明天的安排,認真想做一件事,最好的時間點就是「現在」,共勉之。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透過 JECHO 投遞您的履歷,讓 JECHO 陪您一起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