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場面試即將結束時,面試官總會拋出「你還有什麼問題想問嗎?」這個問題。
事實上,詢問你「還有什麼其他問題」不是客套話,而是評估應徵者的重要環節,更是你展現專業度的最後機會。
為什麼一定要準備面試提問?
許多求職者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選擇沉默,可能是怕問太多顯得麻煩,或擔心問錯問題影響評價。
但完全不提問反而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 顯示對公司缺乏興趣
- 讓人質疑是否做足準備功課
- 錯失了解工作環境的機會
- 無法展現個人主動性和判斷力
面試是雙向選擇的過程,不僅是公司在評估你,你也需要評估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適當的提問可以幫助雙方更了解彼此。
面試提問的策略思維
好的提問需要具備以下特質:
- 展現你對工作職責的深入理解
- 表達對公司發展的關注
- 凸顯你的專業知識和思考深度
- 體現你的職涯規劃能力
三大類面試提問範例及應用指南
1. 工作導向型問題
這類問題幫助你更清楚了解工作內容和期望:
核心問題示範:
- 「在首個季度,您最希望這個職位能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 「團隊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我能如何協助克服?」
- 「這個職位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三項技能是什麼?」
使用時機:
- 初次面試時展現對工作的理解
- 專業面試時深入探討技術細節
- 主管面試時討論團隊合作
2. 企業發展型問題
這類問題展現你對公司發展的關注:
策略性提問:
- 「貴公司在今年有什麼重要的產品發展計劃?」
- 「面對市場變化,公司採取了哪些創新策略?」
- 「部門未來半年到一年的發展重點是什麼?」
運用技巧:
- 事先研究公司近期新聞
- 關注產業發展趨勢
- 結合自身專業提出見解
3. 個人成長型問題
這類問題展現你的上進心和長期發展規劃:
推薦問法:
- 「公司對新進同仁有什麼培訓計劃?」
- 「這個職位未來的職涯發展路徑是什麼?」
- 「在這個職位上,怎樣才算是表現優秀?」
面試提問實戰技巧
了解不同對象適合回答的問題
HR(人資)著重於組織文化、職涯發展與福利制度:
- 「這個職位未來的發展路徑通常是怎樣的?」
- 「公司對員工的學習與成長是否有特定的支持計畫?」
- 「公司如何評估和獎勵員工的表現?」
直屬主管 聚焦於職位細節、績效評估標準與部門挑戰:
- 「這個職位的成功關鍵是什麼?前三個月的預期成果為何?」
- 「團隊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新成員能如何快速做出貢獻?」
- 「部門未來一年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未來同事或技術主管 詢問團隊合作方式、技術決策與日常工作流程:
- 「團隊如何協作並處理跨部門溝通?」
- 「技術決策的流程如何?是否有固定的Code Review或技術分享?」
- 「團隊的知識管理和技術文檔維護方式是什麼?」
把握適當的提問時機
- 面試過程中:當對方談及關鍵話題時適時提問,但需避免打斷對方發言。
- 面試快結束時:當面試官問「你有什麼問題嗎?」是正式提問的最佳時機。
- 面試後(跟進郵件):若面試時未問完或事後有新疑問,可在跟進郵件中禮貌詢問。
避免錯誤問題和時機
- 過早詢問薪資福利或休假:除非HR主動提及,否則先專注於職位與公司文化。
- 詢問官網上就能找到的資訊:會顯得缺乏準備,如「公司的主要產品是什麼?」
- 過於個人或敏感的問題:如「上一任離職的原因是什麼?」可改為「這個職位最近有什麼變動嗎?」
運用「問題的層次感」,引導有價值的對話
詢問時提供前提
暗示對方你有做好功課。例如:「我有查過公司的產品線,發現主要產品是 X 和 Y。我很好奇,在目前市場趨勢下,公司是否有針對特定客群或應用場景做差異化發展?」
開放式問題
讓面試官分享更多細節。例如:「你建議我進公司前需要做什麼準備」這個問題太廣泛,可以改為「從剛剛面試過程中,你建議我在進公司前需要再熟悉哪些工具,更符合實務上的需求?」
反向問題
「你覺得一個成功的候選人應該具備哪些特質?」暗示你對未來職涯有思考和規劃。
假設性問題
「如果我加入後,三個月內想提升XX能力,公司是否有相關資源?」暗示你關心未來發展性,有學習、進步的動機。
問題深化技巧
- 善用追問:「關於剛剛提到的OOO,能否舉例說明?」
- 連結回答:「這與之前提到的X有什麼關聯?」
- 實務探討:「在實際案例中,這個流程是如何運作的?」
最後提醒:
- 面試前準備好3-5個問題
- 根據面試過程靈活調整
- 記得表達感謝和對後續流程的關注
好的提問能幫助你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通過準備充分的問題,你不只是在回答「還有什麼想問的」,更是在展現自己是個思考周全、積極主動的專業人才。
如果你正在準備面試,也推薦這些文章:
如果你準備好和獵頭聊一聊了,歡迎透過 JECHO 投遞履歷,讓 JECHO 陪你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