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值得這樣的薪資 – 談薪必備技巧

面試談薪資時最怕不小心開的太高或太低,又或者不知道行情範圍在哪,只好回答依公司規定,但這樣開出來的薪資,你一定可以接受嗎?

薪酬向來是個敏感的問題,許多人被問到期待薪資時會不好意思回答,有所保留不敢將真實想法說出,又或許是不確定對方想法,擔心破壞第一印象,所以選擇沉默。

然而,在選擇工作時不可諱言地,薪資是一項重要考量。過低的薪資在錄取後影響自己的工作心情,開出過高的薪資則可能導致錯過工作機會。但若完全依公司規定核薪,又常常無法達到期望。

究竟求職者的價值該從哪些面向判定,要如何評估自己的期待薪資?

其實,談薪資就只是一個求職者與招聘方協商、滿足雙方需求的過程。以下就來探討薪資怎麼談!

協商的秘密

人資單位通常都會設定薪資的上下限。有些公司會先發制人,在面試時就告知一個數值,方便掌握薪酬範圍。

那麼求職者該如何應對呢?建議提供人資一個可接受的區間,或是一個明確的數字,同時表示預期年終幾個月。

不過也要提醒人選,薪資固然重要,但工作內容、業務範圍、工作時間、企業理念、員工福利及制度等,都應被納入考量 (包含津貼、獎金、加班費),才能讓自己心情愉悅的工作。

小提醒:薪資可以談,但請先確認對方是否明確表示錄取你,雖然一面試就討論薪資或許能減少雙方來回的時間,但無法證實自己擁有相對價值的話,是很容易被拒絕唷!

 

薪資怎麼談?

做足市場調查,市場行情的趨勢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若自己都不了解市場的薪資狀況,談薪資時常常演變成災難現場,會讓人覺得你只是獅子大開口,導致印象被扣分。

因此,在面試前必須先掌握:這類型職缺在市場的行情、同類型公司此位階的薪資範圍、甚至自己的相關經歷與年資適合的價碼落在哪一區等。

雖然薪資容易受公司規模、產業性質等因素影響,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在推動薪資透明化,所以在網路上有許多相關資訊,你仍然可以先調查認識市場平均數據。

透過薪資情報、各大論壇等,善用關鍵字搜尋即有很多資料可參考,如無法查證也可直接詢問身邊同產業的朋友,會是更快速的方法喔。

設定可接受的最低薪資,同時保持彈性

「您的期待薪資約是多少呢?」

「六萬至六萬五」

「不好意思,因為編列預算有限,可能至多爭取到三萬八,三個月後依表現調薪,請問您可以接受嗎?」

「啊,那好吧。」

以上的薪資談判,就顯然完全沒有達到談判的目的,給自己設一個底標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可以談出一個好薪資。當雇主開出不符合期望的薪資時,應及時反應,畢竟就是來談薪資的。若輕易的就接受對方提出的大幅低於期望的薪資,那就失去談判的意義了。即便錄取工作,看到自己委屈的薪資也不會開心!

請切記,談薪資時也態度以保持溫柔堅定、冷靜,不是來吵架、辯論,可以帶入過去的戰績、能力,以更說服雇主,我就是有這樣的價值!且態度良好方可博得更多好感,讓公司更喜歡你,就更想留住你。

 

最後提醒各位,若真的遇到一個極為喜歡的工作或是嚮往已久的夢幻職缺,也不要執著於那幾千塊的薪資而放棄大好機會,薪資是維持生活品質的基本要件,但不是好工作的唯一要素,保持自己薪資的彈性,轉職時多投遞履歷、多參與面試,才會找到自己最滿意薪資的工作唷。

有求職 /轉職需求歡迎投遞你的履歷,或留下你的聯繫方式,將有專業顧問與你聯繫。

Tags:

Related Posts

面試提問大加分|六大問題請筆記

透過面試究竟要怎麼挑選合適人才,對於企業來說是一門大學問,希望能找到目標一致且願意共同努力、成長的夥伴,但在短暫的面試過程中,並無法確保此人選就是最適合;當然對於求職者來說也是同理,不希望加入一間與志願違背的企業,更期待能有職涯以外的成長與收穫。互相篩選的過程中,該如何向面試官提問,才能讓自己面談加分呢? ......
履歷查核

履歷查核: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掌握職涯話語權

一間公司為確保找到對的人,在遇到合適的人選時,於面試後通常會要求提供兩、三位推薦者的聯繫方式,用以進行履歷查核。有些面試者可能覺得麻煩或擔心會洩漏個資。但換個角度想,你知道履歷查核的目的與台灣常見的流程是什麼嗎?更重要的是,了解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你展示職場信譽、掌握主動權的機會。 ......

關於工作經驗,ㄧ定要全部放在履歷上嗎?

許多求職者傾向將到職不久,就發現工作內容、理念不同、與面試時所說不一致的經驗刪除,造成有三個月以上的空白期。究竟,在招募企業眼裡,這些經驗重要嗎?需要在履歷中加以描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