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找」工作:為什麼主動出擊,才是求職真正的勝負關鍵?

「找」工作

不論是新鮮人,還是有多年資歷的職場工作者,許多人在求職時其實都犯了同一個關鍵錯誤——

——太過被動,只是單純地在「找」工作。

許多求職者在轉職初期常會陷入這樣的模式:

找職缺 → 投履歷 → 沒下文 → 繼續投 → 更挫折

這樣的「等待式求職」不僅效率低,也讓許多人錯失原本可能爭取到的好機會。

我們接觸過不少對目前職涯狀態不滿、甚至已經迫切想轉職的人選,卻遲遲沒有採取實際行動。他們可能投了幾封履歷,沒有下文後便停下腳步,或是繼續用同一份履歷亂槍打鳥,卻從未思考過:「HR 每天收到的履歷不只你一份。」

如果這些情況讓你感到熟悉,你並不孤單。數據顯示,超過70%的求職者都採用「被動等待式」求職法,但成功率卻不到25%。

被動求職 vs 主動求職:差別在哪裡?

被動求職者的典型行為:

  • 看到職缺→投履歷→等回音→沒消息就放棄
  • 用同一份履歷投遞所有職缺
  • 從不主動聯繫HR或公司
  • 面試後就默默等待結果

主動求職者的成功策略:

  • 深入研究公司和職缺→客製化履歷→主動聯繫→持續追蹤
  • 針對每個職缺調整內容重點
  • 主動建立人脈和尋找內推機會
  • 積極尋求回饋並持續改進

數據顯示:主動求職者的成功率是被動求職者的5倍以上!

這種主動不是指履歷投得夠多,是他們有花時間理解企業需求、精準展現自身價值。

主動出擊有什麼好處?

增加被注意的機率

HR 每天可能收到數十到上百封履歷,唯有主動應對,才有機會讓自己脫穎而出。

  • 根據職缺內容調整履歷與作品集
  • 附上客製化的自我推薦信
  • 投遞後主動聯繫 HR 或內推人員
  • 面試後追蹤回覆、尋求建議

我們曾遇過一位人選,背景與一間科技公司的需求有段落差。他並沒有因此卻步,主動寄信給招募方,說明他雖非完全符合條件,但如何在 2 週內自學、完成了一份小型作品集佐證能力。他甚至提出若錄取前可提供一個簡短的實習期作為評估依據。

結果他被邀請面試並順利錄取。後來,他也成為團隊中發展最快的成員之一。

這不是因為他履歷多華麗,而是因為他懂得用「主動性」縮短與職缺之間的距離。

海投可以,但絕不是亂槍打鳥

「海投」並不是壞事,但海投前必須滿足這些條件:

  1. 你對這份職缺有一定的了解與興趣。
  2. 你願意根據不同職缺,調整履歷與推薦內容。
  3. 即使不完全符合條件,你也能說明自己如何補齊差距,而不是默默希望對方看得出來。

以下是我們給求職者的建議:

常見做法 建議調整方式
投對象模糊的職缺 仔細篩選與自身技能有交集的機會
不調整履歷內容 根據每個職缺強調對應能力與成果
沒有自我推薦信 加入針對性的推薦信,增加印象分
沒有後續追蹤 投遞後主動追問,表達高度興趣

主動,是你對自己負責任的方式;精準,是你對時間負責任的方式。

求職三步驟:讓你從「找工作」變成「主導職涯」

Step 1:規劃 – 主動問自己想要什麼

先盤點自己的條件與目標:

  • 我真正想要的工作型態是什麼?
  • 目前市場上有哪些缺口?
  • 自己距離這些職缺有什麼落差?
  • 可以用什麼方式補齊能力(線上課程、作品集、自學計畫等)?

建議在這個階段就開始閱讀產業趨勢、整理個人職涯發展路徑,建立「我想去哪裡」的意識。

Step 2:執行 – 具體行動取代觀望

不要只等待獵頭或 HR 聯繫你,而是主動:

  • 客製化履歷、調整格式與內容
  • 根據職缺改寫工作成果與數據
  • 善用求職平台與社群經營
  • 向在職人士請益、尋找內推機會

如果你是主動接觸企業、展現研究過公司的誠意,HR 自然也更容易注意到你。

Step 3:調整 – 從每次失敗中成長

若遲遲沒有回音,不要只是等待:

  • 檢查履歷是否有具體量化成果與對應職缺關鍵字
  • 寫信詢問是否可提供面試或履歷回饋
  • 主動尋找願意協助模擬面試、修改履歷的顧問或前輩
  • 針對缺口強化個人簡介、自我介紹、推薦信的內容

主動調整策略,才能避免錯失下一個機會。

失敗原因分析表:

可能原因 檢查方式 改善行動
履歷關鍵字不足 對比職缺描述 重新優化關鍵字
經驗不夠匹配 分析技能差距 補強相關技能/作品
面試表現不佳 請朋友模擬面試 加強面試技巧練習
薪資期望過高 調查市場行情 調整薪資期望
缺乏人脈推薦 檢視社交網絡 積極建立行業人脈

心理調適與動機維持

長時間的求職過程容易令人疲憊,建議你將求職過程系統化、同時培養成就感:

每天記錄自己完成了哪些主動行動,例如完成幾份履歷調整、聯繫幾位校友、讀了幾篇產業文章…這些都不只是投遞數字,而是你準備迎接下一份工作的證明。

求職追蹤表格範本:

公司名稱 職位 投遞日期 追蹤日期 面試日期 結果 學習點
ABC公司 行銷專員 2024/1/15 2024/1/22 2024/2/5 待回覆 需加強數位行銷技能

應對拒絕的5個步驟:

  1. 接受情緒:允許自己失望,但不要過度沉浸
  2. 分析原因:客觀檢視可能的改善點
  3. 尋求回饋:主動詢問具體建議
  4. 調整策略:根據回饋修正方向
  5. 重新出發:維持信心,繼續行動

維持動機的方法:

  • 每日成就記錄:寫下每天完成的求職行動
  • 階段性目標:設定每週、每月的具體目標
  • 支持系統:建立求職夥伴互相鼓勵
  • 正向思維:將拒絕視為學習機會

從求職者到職場主導者

主動求職不只是找工作的策略,更是一種人生態度。當你開始主動為自己的職涯負責,你會發現:

  • 每一次投遞都變得更有目的性
  • 每一場面試都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 每一個拒絕都讓你更接近理想工作
  • 每一個連結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記住,你不是在「找」工作,你是在「創造」屬於自己的職涯機會。

現在就開始行動吧!選擇一個最適合你的策略,今天就開始執行。你的理想工作正在等著你主動出擊!

 


如果你正在重新思考職涯方向,推薦這些文章:

需要更多求職資源和個人化建議?歡迎透過 JECHO 職涯升級服務 找到下一步,我們提供專業履歷改寫、模擬面試與職涯諮詢,讓專業團隊協助你打造成功的求職策略!

Tags: , ,

Related Posts

求職必備的軟硬實力

JECHO 在為人選媒合的過程中,常聽到的疑問包含:為什麼我的工作經歷如此優秀,但都得不到回音?我做過的專案都還滿契合職缺的,怎麼沒有消息?我的人格特質很正向啊,為什麼履歷好像石沉大海? 職涯技能可簡單劃分成硬實力及軟實力兩大類,硬實力是泛指透過學習方式、職場經驗等累積,且可以被量化表示的技能;軟實力則是較難以被量化的主觀技能。那要如何將硬實力及軟實力在履歷上成為完美的加分條件呢,希望閱讀完此篇後,能夠更讓求職者有點頭緒。 ......
自我介紹三大秘訣|讓面談加分

自我介紹三大秘訣|讓面談加分

不論是什麼類型的面試經驗都有一個共同的面試提問「介紹你自己吧」,比起整個面試流程,這個問題真的不算什麼,但聽到這一題不由得令人退避三舍,害怕哪個環節說錯或說太多,不是面試官想要聽到的。該如何對症下藥的表達說出企業想認識的內容呢,讓 JECHO 顧問告訴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