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LinkedIn上培養有意義的人脈連結

LinkedIn Networking

LinkedIn人脈可能能幫助你找到下一個夢幻工作,提供職涯建議,或讓你接觸到潛在客戶。

不過,有幾百個甚至幾千個LinkedIn連結未必對你的職涯有幫助,反而專注於一些有意義的連結比擁有大量無用的連接要好得多。

 

什麼是有意義的LinkedIn連結?

一個有意義的連結要對雙方都有價值。如果你是唯一一個從連結中獲益的人,對方其實不需要費心維持關係。

所以在建立連結的開始就要建立幫助對方的心態。就算初期只是為對方按讚,給予對方良好的回饋,也是在提供有意義的價值喔。 

另外,只要長期保持聯繫,未來你也可能有機會為對方提供具體實質的幫助。這樣的連結就很容易成為長期維繫的關係。

如果你已經用LinkedIn用了一段時間,你應該也收過陌生的邀請,裡面有很多只是簡單地用LinkedIn的默認請求。可能你自己也曾經用過LinkedIn的默認請求,結果對方沒有確認你的邀請吧。

通常,使用默認請求的人們只是想盡量建立更多聯繫,並不是把目標放在提供有價值的人脈連結。而想建立有意義的連結的人就不會接受這些邀請。

因此,在你建立人脈的時候要把握一些原則,能提高你的訊息被閱讀和回復的機率!

 

LinkedIn Networking

 

不要求太多,只佔用對方一點點時間 

不要在第一封訊息就硬向他們推銷你的履歷或要求內推。

第一封訊息就是對你的第一印象,請留下一個好印象,如果能讓對方知道你能為他提供什麼價值更好。例如,分享對方可能有興趣參加的活動、與他們的領域相關的線上資源等。

你可以傳這樣的訊息:

 「您好,我在 LinkedIn上的XX小組 / XX的文章留言 中注意到您。

由於我們從事相同的工作,並有許多相同的興趣,我認為與您建立人脈連結是個好主意。 

我最近讀了這篇文章,我認為它非常有趣而且和您的領域相關,希望能有機會和您交流我對這篇文章的想法。」

 

溫暖、真誠的聯繫和讚美

建立人脈就是在建立社交關係,不要忘記基本的禮貌原則。

你也可以傳類似這樣的訊息:

「您好,我在 LinkedIn上因為XXX轉發讀到您的文章 / 我在OO看到您演講的影片,我認為您的觀點非常有啟發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盡量節省對方的時間 

釐清自己需要獲得怎樣的幫助,清楚地傳達給對方,以對方為中心,讓對方容易幫助你。

準備好幾個要問的問題或要分享的見解,不要用冗長的資訊轟炸對方,也不要問太大、概念太模糊的問題。

最好的做法是盡量節省對方的時間。如果你希望對方幫你引薦,你可以先寫好介紹訊息或介紹信,讓對方只要轉貼就可以了。

 

LinkedIn Networking

 

讓對方一定得和你聊聊

如果你只是告訴對方你希望找工作,對方只要說公司目前沒有在招人就可以拒絕你。同理,如果你希望對方幫你介紹人脈,對方只要說不認識、不熟,也可以拒絕你。

所以,如果你更狠一點,可以寫個求職計畫,列出你有興趣的領域和你的專長,拜託對方給你回饋,這樣對方就比較難拒絕你。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對方也很容易聯想到可以幫你引薦的對象。

 

在發送訊息之前,先讀三遍

親自檢查拼字、文法和易讀性,word 自動拼字檢查是不夠的。

真的不夠。

一定要再三檢查。

 

堅持不懈,要有後續行動

你用LinkedIn一段時間後大概也知道,大多數人都不會一直掛在LinkedIn上,加上大家都很忙碌,有可能遺漏或忘記你的訊息。

所以過一段時間後,可以再寄一封電子郵件提醒對方。

 

最後也要提醒你,人脈在平常就要累積,長期培養的「弱」連結,在未來有可能給你提供意想不到的價值喔。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透過 JECHO 投遞履歷,讓 JECHO 陪你一起找工作!

Related Posts

resume mistakes

五項常見履歷錯誤,快速挑出履歷地雷

這篇文章統整了五項獵頭顧問常常看到的履歷錯誤 ,快來檢查看看你的履歷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以免你辛苦完成了履歷以後被發無聲卡。切記要確認好沒有以上列出的問題,才能增加你獲得面試邀約的機率喔! ......

對抗拖延症?試試這三招,一起對自己負責吧!

「拖延症」某種程度上是害怕面對現實的一種症狀,我們時常不經意的選擇比較舒適的路,當判斷一件事情過於複雜、造成壓力太大、更大誘惑出現時就很可能習慣性出現拖延的反應。這已經不單單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背後更概括情緒及認知等各項外在因素所影響的行為。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拖延症狀,卻被誤以為是效率不佳,但不論延伸至生活還是工作,都是不斷惡性循環。就讓我們一起改善拖延症,學著自己負責吧! ......

面試五大陷阱題|面試問題到底該不該誠實回答?

在面試過程中,有些面試問題,從求職者的角度看來可以說是無關緊要,但對企業來說卻是格外重要的問題。被問到這些問題時,作為求職者,可能會思考這些問題的真正用意,以及是否需要全部如實回答。 雖然我們常聽到在面試中要保持真誠,但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面試時不宜回答得太直白、詳盡。到底在應對這些問題時,該如何巧妙地把握分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