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需要主動轉換跑道 | AI 時代的成長停滯風險

轉換跑道

每個人換工作的理由不同。有可能是生活的狀態產生變化,想要追求財務穩定性、尋找發展機會,或是因為所在的產業前景不佳、工作壓力等。

但在 AI 快速改變工作方式的當下,「成長停滯」的風險比過去更高。當企業開始導入新工具、重新定義職位內容時,如果你還停留在舒適圈,可能會發現自己不只是升遷受阻,而是整個角色都面臨被重新定義的風險。

在每個人生階段要考量的要素都不同,而同樣的一份工作很難滿足不同階段的需求。即使是在某個領域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專業人士,也需要持續評估自己的職涯方向。

轉換跑道不只是換工作,更是策略性的職涯投資

想要為未來的職涯加分,轉換跑道時要有明確的原因。每次轉換,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學習,能建立更廣的視野,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優勢。

如何準備你的轉換說明

你要能清楚說明自己的長處、過去經驗如何為未來工作加分:

整理每段經歷中解決的關鍵問題 不只是列出職責,而是說明你如何克服挑戰

量化你帶來的成果 提升多少效率、節省多少成本、改善哪些流程

找出可遷移的技能 跨部門協作、專案管理、數據分析、問題解決能力等

展現學習能力 特別是如何快速適應新工具、新流程(包括 AI 工具的使用經驗)

你該認真考慮轉換的五個信號

如果你最近在工作上開始感到無聊或沮喪,你的工作已經缺乏挑戰、你很清楚自己的成長幅度趨緩,或者,你在一個就業機會減少、薪資停滯的產業工作,你更應該去找到一份能讓你感覺充實和愉快的新工作。

自我檢視:是時候該走了嗎?

你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

  1. 技能成長 過去一年,我學到了什麼新技能?特別是市場需要的能力?
  2. 工作內容 我的工作內容是否因應市場變化而調整?還是一直重複同樣的事?
  3. 公司投資 公司是否投資在員工的能力提升上?有沒有 AI 相關的培訓計畫?
  4. 主管支持 我的主管是否關心我的職涯發展?還是只在意我完成任務?
  5. 市場競爭力 如果今天失業,我的技能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如何?

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多是否定的,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警訊。

在一個職位上待多久算停滯?

升遷所需要的時間會因為你的公司、產業和資歷而有所區別。

像新創等團隊規模較小的公司,晉升的空間比較小,有的人就會考慮轉換跑道,在更大的公司找到更高的職位和薪水,有更多的機會。

如果你待在一家大公司,你大約需要爭取每五年晉升一次,讓自己既有時間掌握目前工作的技能,同時發展下一個職位所需的能力。

但在 AI 時代,這個時間軸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當技術快速改變工作內容時,五年可能太長——你需要更頻繁地評估自己的技能是否跟上市場需求。

畢竟在同一職位上停滯太久,會對你的職涯帶來以下風險:

升遷的難度增加

有時候是因為一直找不到接替的人,有時候是在同一個職位上待得越久就越難被取代,主管認為比起升遷讓這個員工留在同樣的職位會更有價值。導致有潛力的員工被迫從事同樣的工作,也因此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主動行動: 考慮主動培養能取代你角色的人,或是記錄你的工作流程,讓交接變得容易。

薪資成長停滯

持續有計畫轉換跑道的人,薪資成長比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的人成長更快。這並不代表你也要一直換工作來追求薪資成長,但如果你的薪水和職位已經凍結兩年了,你可能要好好檢視一下自己工作的狀況。

被新人取代

如果新人比你有野心、有衝勁,加上薪水比你低,還掌握了最新的工具和技能(例如熟悉 AI 應用),那新人被主管賞識的機率就比你高得多。

技能過時的風險

很多人會喜歡待在舒適圈。但是,如果你太滿足於現狀,技能沒有持續成長,當你所在的產業或公司發生問題,你就會面對很大的風險,畢竟現在產業變動的速度太快了。

特別在 AI 時代: 當企業開始導入新系統、重新定義工作內容時,缺乏新技能的員工往往最先感受到壓力。

什麼情況下值得留下來?

不過如果你非常喜歡你目前的工作,公司的福利、生活的平衡你都可以接受,也不一定就要轉換工作。以下情況值得你考慮留下:

留下的好理由

  • 公司正在經歷轉型,你能參與其中並獲得新挑戰
  • 有明確的內部轉調或跨部門專案機會,讓你能發展新技能
  • 主管願意支持你發展新能力,特別是 AI 相關技能的學習
  • 公司文化重視員工成長,有清晰的培訓計畫和資源投入
  • 你能感受到企業在變革中真正關心員工,而不只是要求你「跟上工具」

但即使留下,你也需要主動行動

  • 主動爭取參與新專案的機會,特別是涉及新技術或新流程的項目
  • 建立內部橫向人脈,了解其他部門的運作和機會
  • 持續學習市場需要的新技能,不要等公司安排培訓
  • 定期與主管討論職涯發展,確保你的成長方向與公司期待一致
  • 考慮發展第二個成長動能,在副業和其他生活面向上找到成就感

重要提醒:你的職涯優先於公司忠誠

要提醒你,雖然喜歡現在的工作和公司是一件好事,但千萬不要忘記,你更應該優先考慮你的個人成長和職涯規劃。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並未做到以下這些:

  • 坦誠溝通變革和決策原因
  • 勇於支持員工適應新工具和新方式
  • 真正關懷員工成長,而不只是追求效率

那可能是時候尋找一個更重視人才發展的環境了。

好的公司會讓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會在變革中支持你學習,而不只是要求你「跟上工具」。

現在就可以開始的三件事

如果你決定要轉換跑道了,或是想要先做好準備,以下是你現在就可以開始行動的事:

1. 更新你的 LinkedIn 和履歷

  • 記錄近期專案成果和具體貢獻
  • 加入你使用過的工具和技能(包括 AI 工具)
  • 用數字說話:提升了多少、改善了什麼

2. 和產業內的人聊聊

  • 了解市場趨勢和機會
  • 問問他們公司如何應對 AI 變革
  • 觀察哪些技能是現在最被需要的

3. 評估自己的技能缺口

  • 對照目標職位的要求,找出差距
  • 開始學習市場需要的技能
  • 特別關注 AI 相關能力的培養

讓我們一起規劃你的下一步

如果你想更有策略地規劃下一步,釐清你的職涯目標和需求歡迎透過 JECHO 投遞履歷。我們的顧問將協助你發掘更多職涯機會,讓你在職場上持續成長。

在對話過程中,我們會幫助你:

  • 評估目前的職涯狀態和市場機會
  • 找出你的核心優勢和可遷移技能
  • 規劃符合個人目標的轉換策略
  • 了解如何在 AI 時代保持競爭力

也推薦你讀讀這些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

Offer 選擇困難?你該思考這五點

面試 Offer get 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常常在抉擇 Offer 時進退兩難,更怕做錯決定,選出不適合自己的缺,雖然說工作可以換,但基於許多因素,人們不可能兩三個月就換一份工作,到底要怎麼選出最適合的缺呢? 不論你是否正處於抉擇 Offer 的階段,或是準備看新機會,你都該耐心地將本文細細閱讀完,讓自己在Offer 面前不會無所適從、錯失良緣。 ......

最完整履歷撰寫策略:5個致勝策略讓你獲得夢想工作

雖然撰寫履歷的最終目的是獲得面試機會,而不是完美展現所有經歷。但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不但要兼顧內容品質與視覺,還要把握重點,不能太冗長,這也是求職者常遇到的挑戰。這篇文章涵蓋格式設計、關鍵字優化、提供具體範例對比、完整檢核表,立即提升你的求職競爭力! ......
履歷空窗期

工作空窗期|在履歷加上這項,馬上增加面試邀約率

在履歷教學的文章中,都說只在履歷中放和投遞職缺相關的工作經驗就可以了。但如果刪掉所有不相關的工作經驗就造成很長的履歷空窗期,難道真的要把這些經驗都刪掉嗎?撰寫履歷時,到底要如何取捨,才能順利取得面試邀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