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出離職後被挽留是職場中常見的情境。這篇指南將幫助你以清晰的思路面對這個關鍵決策,避免陷入搖擺不定的困境。
為什麼公司會挽留你?
當你提出離職時,公司挽留你背後有明確的商業考量:
- 避免招募成本:招募、培訓新員工平均需耗時2-3個月,成本可達該職位年薪的20-30%
- 減少知識流失:你掌握的專業知識、人脈和流程經驗,短期內難以替代
- 維持團隊穩定:人員變動會影響團隊士氣和生產力
了解這些因素有助於你更客觀地評估挽留方案的真實價值。
挽留方案背後的深層思考
常見挽留手段及其隱含意義
挽留方式 | 表面價值 | 深層思考點 |
加薪15-30% | 立即提升收入 | 為何平時績效考核未反映你的價值? |
調整職務/晉升 | 更高職位與權限 | 是否只是頭銜變化而非實質發展? |
改善工作環境 | 解決當前不滿 | 為何需要你提離職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
關鍵評估問題
面對挽留時,請誠實回答自己:
- 原始離職原因是否解決? 若核心問題仍在,短期改善終將回到原點
- 公司文化是否真能改變? 許多深層問題源於組織文化,非一朝一夕可改
- 留下後你的處境會如何? 可能被標記為「有離職傾向」的員工
面對離職挽留:做出決策的四個步驟
1. 冷靜期評估法
給自己24-48小時的冷靜期,遠離情緒化決策。使用決策矩陣列出:
- 現職改善後的條件
- 新職機會的條件
- 雙方對你5年職涯規劃的影響
2. 價值觀優先排序
列出你最重視的職場因素(如成長空間、工作內容、團隊文化、薪資福利、工作生活平衡),對照兩個選項評分。
3. 相信你的直覺
完成理性分析後,回到感性層面:哪個選擇讓你感到更興奮、更有動力?
4. 堅定執行,不再猶豫
- 設定最終期限:告知雙方你將在X日內做出決定
- 一次性決策:做出決定後,堅定執行,不再反覆
專業告知的溝通範本
如果決定留下:
「感謝公司的信任與挽留。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繼續留在團隊。我期待在新的工作安排下,能為團隊帶來更多價值。同時也感謝(新公司名稱)的機會,我已誠懇地告知他們我的決定。」
如果決定離職:
「非常感謝公司的挽留與支持。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按原計劃離職,因為我認為這是我職業發展中必要的一步。我會確保交接工作順利完成,並會在剩餘時間全力以赴。」
離職挽留的數據真相
根據人力資源研究機構調查,被挽留後留下的員工中:
- 約70-80%會在接受挽留後的6個月內再次離職
- 超過50%表示留下後「信任感降低」
- 僅25%認為挽留後工作滿意度有真正提升
這些數據提醒我們:挽留方案往往只能解決表面問題,而非根本原因。
面對離職挽留:對自己負責的選擇
無論最終決定為何,記住:
- 不將離職作為加薪籌碼,這會損害專業信譽
- 決策過程中保持誠實與透明
- 離開與留下都是職涯的正常選擇,關鍵是選擇最符合你長期發展的道路
職涯發展是馬拉松賽,不是短跑。今天的抉擇要基於你未來五年的職涯願景而定,而非僅著眼於眼前的利益。相信自己的判斷,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如果你正在思考職涯問題,推薦這些文章:
如果你準備好和獵頭聊一聊了,歡迎透過 JECHO 投遞履歷,讓 JECHO 獵頭陪你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