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推薦的求職管道|求職注意事項分析

除了耳熟能詳的數字人力銀行,如:1111、104、518,現今有不少新興求職平台崛起,使企業曝光職缺有更多選擇,對於求職者來說也能更彈性,找出適合自己的管道。但不少人在 a 管道投遞後,因為等不到回音,又再次藉由 b、c、d 平台重複投遞,這舉動對於求職會有加分嗎?

而求職是條漫漫長路,若只透過人力銀行或各類型求職平台,是否就足夠了?該如何開發那些隱藏的求職管道或是增加自己曝光的機會呢?
這次根據求職平台簡單介紹,並討論除了一般的求職管道,究竟還有那些地方可以展現自己魅力,增加履歷曝光度。

 

傳統求職平台 v.s. 新興求職管道

根據「i-Buzz 網路口碑研究中心」數據,即便新興求職平台不斷增加,但 104 網路聲量依然遙遙領先,惟 104 人力銀行的職缺類型較分散,產業類型不拘,若你已有心儀企業、鎖定產業,尤其海外工作,也許那些新興求職平台會更適合你。

若一缺多投好嗎?

當你發現手機有不下 10 通未接來電,皆來自同一間企業,你會不會覺得害怕?招募企業也是同理,當看到求職者針對一職缺不斷重複投遞,並不會因此覺得求職者特別積極,反倒是覺得有些壓力。當然此情況不限於在同一平台投遞,即便你投遞職缺有在各大平台公開徵人,也不需要過度投遞,容易降低自己被邀約面試的機會。

更多元曝光管道,求職管道推薦

現今網路如此發達,除了那些公開平台,社群媒體也成了企業宣傳重要管道之一,既然在接受資訊這麼便利的世代,求職者更需要順向思考,關於哪些平台、活動會是企業在發掘人才時,會出沒的地方。

  • 社群媒體

不少企業會在 FB、PTT 上進行宣傳,而 FB 除了企業粉專,更涵蓋社團或各大版,因為方便、曝光度高,也算是比較好管理的平台,對於雙方有疑問時也能即時回覆、討論。

**社群媒體是替自己建立形象的好地方,因此必須定期維護及注意公開平台用詞,千萬不要因為說錯話而無意間減少自己的機會!**

  • 線下活動

不少企業會辦理線下活動、講座或參展,因此當你對一企業、職缺有興趣時,出席相關活動其實是很好的曝光選擇,藉由此時拓展人脈、加深印象,尤其面對有興趣的產業時,能夠近距離交流、交換名片,但前提是於會場時,你必須勇於發問及交流,並於會後保持聯繫,否則上述內容也只是功虧一簣。

**小提醒,參加活動可以更認識企業理念及發展,而若想增加交流機會,對於活動議題必須有所研究,否則在與對方交談時,容易因為頻率不同而無法繼續。**

  • 人脈推薦

透過朋友推薦而獲取面試機會,近來有逐漸盛行的趨勢,而不少企業也會提供人才推薦獎金以吸引員工邀請朋友加入團隊,因此累積人脈及定期與朋友分享工作內容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幫你推薦的朋友在公司也需要有良好名聲,才更有說服力說服企業!

 

找工作最重要的不只是增加自己曝光度,而是當你決定要轉換工作時的執行力,即便求職管道多樣化,若遲遲不出手,或只做了一半,那麼再多機會也都不會是你的機會,因此善用各種管道連結,並主動出擊,才能為自己創造最大求職優勢!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透過 JECHO 投遞您的履歷,讓 JECHO 陪您一起找工作!

Related Posts

PM 有幾種?產品經理 / 專案經理、計畫經理的不同

產品經理 (Product Manager)、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計畫經理(Program Manager) 簡稱都叫 PM,但工作內容卻相差甚遠。很多人在選擇以 PM 為職涯發展時,也分辨不出兩者職位的差異,以工作內容來說,是有些落差的,今天 JECHO 以 PM 為主,分別介紹它們的不同。 ......

領完年終再離職?年末轉職的取捨

每年年底往往是求職者天人交戰的日子,究竟該等領完年終後再進行跳槽,還是年底前先到新公司報到?的確,求才方會希望人才能夠盡快報到,但辛苦了一年,求職方當然希望能得到對應的回報。究竟該以何種面向為考量?適逢年底的現在,有轉職需求的一定要讀讀這篇文章! ......
面試灌水

面試「包裝」和「灌水」的差別?

有時候會遇到人選在面試時包裝過頭,例如不會的技能說有碰過、只是參與的專案說成是主導,反而讓面試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大家不是都說面試時必須大方積極,拿出有自信的態度嗎?到底面試時應該怎麼拿捏,才不會被面試官認為在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