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履歷後為什麼都得不到回音?

投履歷

你是否遇過以下情況:向好幾間心儀的公司寄出履歷後,滿心期盼地等待面試通知,卻發現遲遲沒收到任何回應。你不禁開始思考各種原因,從納悶是不是沒有寄送成功,到質疑自己能力不足?

究竟投履歷都只收到無聲卡是什麼環節出問題呢?

你可能遇上了以下5種常見的意外或狀況

一、 履歷資訊不完整

作為第一印象,履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投了許多公司都沒有消息,那麼是時候回過頭好好檢視自己的履歷了。是否自傳過於冗長?還是經驗敘述沒有重點?履歷的排版雜亂無章?

履歷要寫得讓人一目了然、看見個人亮點。履歷太長,可能讓HR和用人主管錯過關鍵資訊,沒注意到你最重要的技能、經驗和成就,也可能給人一種不專業的印象。當你寫的履歷重點資訊不明確,對方會擔心未來你報告、交接、溝通時是否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有些公司會要求履歷格式,或者須在履歷中註明某些特定資訊,寄送履歷前千萬記得檢查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二、 未寫出關鍵技能

履歷中除了介紹自己過去經驗以外,也要完整呈現你的專業技能。不要只寫做過哪些case,最好把你擅長的技能/程式明確地寫出來,甚至做一個簡單的分級,像是分別精通、熟悉、認識哪些技術等等。畢竟有些人資對專業技術可能沒有那麼熟悉,所以有時會依據主管提到的技術關鍵字來審核履歷,這時候,履歷中的關鍵字就可以幫助你脫穎而出。

這裡還有更多關於撰寫履歷的文章:   

三、 檔案亂碼或資料錯誤

在履歷中出現錯別字,或是應徵職缺與公司名稱不符等錯誤絕對是大忌中的大忌,因此,在寄送前務必再三檢查,避免發生類似的情況;尤其要注意附檔是否能正常開啟,避免打開後呈現亂碼的狀況。

四、招募流程的複雜性

招募流程的複雜性可能是造成應徵者未收到回應的原因之一。有些公司實行多輪面試和審核程序,加上篩選履歷的人員可能並不僅是一個人,包括人資、用人主管等多個角色,導致履歷審核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是某些熱門的職缺,可能吸引了大量優秀的應徵者,公司就需要更多時間來仔細審查和比較應徵者。即使公司已經收到了履歷,由於招聘流程的繁複性,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得到回應。

五、 公司不急著徵才,或只是在打廣告

有可能團隊已補到一、二位成員,急迫性沒有之前高,所以HR把重心放在其他更急的職缺上,或抱持著看人才的心態而未關閉職缺。如果有看到非常合適的履歷才會回復。


關於以上履歷得不到回應的狀況該怎麼解決?

1. 透過內推或獵頭投履歷

如果你認識內部員工,直接向他們詢問公司目前的職缺狀況,並請教是否可以進行內推。這樣的方式可以加強你的履歷能見度。

主動聯繫專業的獵頭,確定你的履歷和技能與客戶需求相符,表達你的求職意向,並提供你的履歷。獵頭通常與企業有密切的合作,有助於提高你的應聘機會。

2. 主動追蹤你的應徵進度

在適當的時間內,可以發送一封禮貌的追蹤郵件,表達你對該職位的興趣,同時詢問是否有進一步的面試機會。這表現出你的積極態度並提醒公司你的存在。

3. 擴大職場人脈

在業內建立和擴大職場網絡,與同事、前同事或業界人士保持聯繫。參加與你產業相關的活動,如研討會、展覽或社交活動。不但能擴大你的職業網絡,還可能使你與潛在雇主建立聯繫。

在專業社交媒體平台上建立個人品牌,分享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這有助於提高你的專業能見度,也能引起潛在雇主的注意。

4. 更新履歷和相關文件

檢查你的履歷和相關求職文件,定期更新最新的經驗和技能。確定這些文件清晰、有吸引力且與職位需求相符。

5. 尋求專業幫助

考慮尋求求職教練或職涯顧問的專業幫助。他們可以幫助你評估和改進你的求職策略,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

 

除了以上提到的情況,履歷石沉大海的可能性百百種,說不定也只是人資還忙著審核履歷而已。與其自己焦急地臆測,不如選擇更有效率的方法來掌握或避免這些情況發生。

Jecho 合作,不僅能在履歷上為你把關,更可以在投遞履歷後持續與公司的人資聯繫,減少音訊全無的情況,幫助你朝目標職位更進一步!


即日起,只要成功透過JECHO平台媒合,並入職滿30天,即有資格獲得首月月薪的 25% 作為入職祝賀金

歡迎透過 JECHO 轉職,找到命中注定的工作!

Tags: ,

Related Posts

履歷關鍵字

善用關鍵字,輕鬆打造吸引 HR 的履歷

一份厲害的履歷不單只有漂亮的學、經歷,重點是在呈現時我們應該如何說服他人,且具有可信度,同時讓不同領域的人也感受到你的價值。想要讓自己的履歷成功獲得 HR 的青睞,那麼撰寫履歷的細節中,一定要特別留意! 對於求職者來說履歷就是門面,但即便看過或聽過很多關於履歷細節的文章,許多人卻往往不以為意,並認為以現在的經歷,這樣呈現方式即為最好的一面。但就招募企業角度而言,所期待的並不只是這樣,一份好的履歷該怎麼寫?透過此文章認識更多! ......

傳產 vs. 新創,從傳產跳新創產業的準備

創業在這幾年成了主流,也因為這樣新創公司大幅增加,吸引不少人才想加入新創團隊,比起傳產,新創公司或許是多了幾分彈性及活潑管理,但傳產中也因為累積過去多年的經驗,除了能夠更有系統性的執行,也能有穩定成長。究竟要從傳產企業轉到新創公司要先做好什麼準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