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準備 — 何謂行為面試

面試過程中,求職者常將自己的大小事、甚至祖宗十八代一一列出,但其實面試官不想聽到這些。在面試中你是否曾聽過「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如何解決?」、「過程是怎樣思考的?」

是的,這類型提問發生時,很有可能就是行為面試的開始了。

 

何謂行為面試?

行為面試主要是依照求職者描述過去經驗、生活經歷中的具體狀況,來了解求職者在碰到類似問題時將會如何解決,並從中了解各方面特質的方法。

行為面試這個方法認為從過去的行為預測未來是一個可靠的指標,畢竟通常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是固定的,不太會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當同類型的情況再次發生,人的行為會與過去的模式雷同。而行為面試也不是要求職者詳述所有的案發經過,是一種較有系統化的面試辦法,且遵循著一定的流程。

過去這種面試方式較常見於外商環境,但近年來在台灣有越來越盛行的趨勢,且不限產業、公司規模等。

 

行為面試與傳統面試的差別

傳統面談中,遇到的問題通常有直接的答案,如:你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而行為面試則更具有探究性、更具體

如何準備行為面試

在回答的過程中請務必包含下列幾點:具體情況、需要完成的任務、所採取的行動、改變後的結果。在行為面試中,每個問題都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因此問題的完整性都是取決於你怎麼說

 

具體情況

求職者應完整描述當時所發生的背景,為何採取這樣的作法,如:工作職責變動、專案進行中的突發狀況、甚至是工作外的事件,人際關係問題、自身遇到的挑戰等。

需要完成的任務

在上述情況下需解決的疑難雜症,當時是如何解決,描述中可依下列順序逐一建構你的回答,如:解決步驟、如何擬定計畫、欲達到的目的是什麼、這工作的理想結果?

採取的行動

簡單來說就是:怎麼說的、如何改變、任務中你的角色、獲得了怎樣的成就等,延伸上一階段的問題,希望得到越完整的答案,面試官通常會以追問的方式,把前後矛盾的地方通通清楚了解。

改變後的結果

透過上述的執行與解決,是否達到了最初的目的?過程中使用了什麼工具、克服了什麼困難及任務結束後對你的影響是?

 

當然整個過程不應該誇大言詞,畢竟行為面試法是招募公司想更了解求職者是否真的符合公司需求,你的回答同時也會影響面試官的提問,可說是量身打造的面談方式。若你前一個回答可能為了示好跟事實有些出入,之後又忽略掉,是很有可能被逮個正著。

透過行為面試法招募公司更能有效的判斷求職者能力、處事壓力、領導潛力等等,別看好像只有求職者處在一個膽戰心驚的狀態,面試官同時也是聚精會神,觀察求職者的表現是否為真。

 

行為面試法在整個面試階段中都可能巧妙的發生,不論在問你的技能、經歷、轉職、離職原因等皆可套用,除了面試中小心且誠實回答,面試前更應該做好問題的準備。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提供履歷聯絡資訊,顧問將主動與您聯繫,對於履歷撰寫、英文面試有任何疑難雜症的,也歡迎參考 JECHO Service

Related Posts

關於工作經驗,ㄧ定要全部放在履歷上嗎?

履歷上的工作經驗不是多就好,而是要有用、能替自己加分。然而某些打工經驗或因為任期過短的工作,被視為「打工,可能沒這麼有用」、「時間過短」而沒有在履歷上說明。究竟,在招募企業眼裡,這些經驗重要嗎!?需要在履歷中加以描述嗎? ......

視訊面談的準備|未來求職趨勢

比起現場面試,視訊面談確實少了幾分壓力,但換個環境不代表就可以鬆懈,許多眉角面試官依然觀察中,再加上缺少面對面面談的臨場感,有些表情、動作無法完整詮釋,只能用當下氣氛稍微推敲,故有了更多評分的細節需要注意,該如何準備一場視訊面談呢? ......

為什麼要寫白板題、前測?

為何要有前測?為什麼要寫白板題?面試時大多數人的疑問,也成為是否要前往面試的關鍵原因之一。但你知道嗎?許多人覺得是件浪費時間的事,可是真正想了解你的公司卻藉由測驗,驗證你履歷中列出的特質,因此題型層出不窮,就是為了更認識你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