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作經驗,ㄧ定要全部放在履歷上嗎?

寫履歷向來遇到一個難題,所有工作經驗都要放在履歷上嗎?

履歷上的工作經驗不是多就好,而是要有用、能替自己加分。協助人選修訂履歷時,看到空窗期不免俗都會擔心一下,尤其時間超過半年,追問之下會發現不少求職者藉由此階段打工或因為工作沒多久後即發現與面試說的不一樣、理念不同,所以離職,當然這些經歷也因為被視為「打工,可能沒這麼有用」、「時間過短」而沒有在履歷上說明。

 

但對於求職者來說,究竟是否有需要將所有經歷放在履歷上呢?

今天分四個面向來討論,關於職場新鮮人、資歷較淺人選、資深工作者或選擇據實以告的求職者,遇到工讀或較短期經驗到底是否該怎麼呈現呢?

  • 職場新鮮人

正在為第一份工作撰寫履歷嗎?那麼當你有打工經驗、實習經驗、甚至社團、班級活動經驗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畢竟當你把這些資訊從履歷中移除,將留下太多空白期,而藉由過去累積的經驗才可以看出一個人人格特質、處事方式,但若過去經歷與投遞職缺差異甚大,建議簡單帶過即可。

  • 資歷較淺人選

當你已有 3、4 年工作經驗,此時的你可能已換過兩份工作、或依然在同一間企業任職,過去經驗可能顯得不這麼重要,因此學生時期的打工經驗可以選擇略過,但若是因為工作經驗過短不希望呈現(因各種因素而離職),則需要視情況決定是否要出現在履歷上了。

怎麼說呢?必須先想清楚,當這段經歷不出現在履歷上,就會成為空窗期,那麼空窗期一旦變久,即需說明空窗原因;二來,因為過短的經驗而不願意呈現在履歷上,是希望這份經驗假裝不存在還是單純怕影響看法呢?
選擇在履歷有所保留時,必須確保自己不會在面試中展現出來或未來不被發現,否則對於招募企業來說,會覺得是刻意隱瞞而影響觀感;若單純害怕影響觀感,則可以先問問自己,這份工作離職原因是什麼?工作中是否有成長或成就?若評估後發現問題其實不是完全出在自己身上,亦或者有許多正向收穫,那麼這段經歷其實是有用的且或許還能成為加分項。

*小提醒*

有多種類似經驗時可能需要檢討一下,怎麼都是自己遇到這些問題,若每段工作經驗都不久,求才方也會擔心求職者穩定性、態度是否正確。

  • 資深工作者

相信在職涯路上,過去工讀經驗都已內化成自己的實力,當你已有逾 10 年資歷,企業多半會以近 5 – 10 年經驗為參考,若是因為年代久遠而想不起來,企業並不會太強求,但若可成為欲投遞職缺、企業的加分項,建議至少標示出企業名稱及簡單工作內容。

  • 選擇據實以告的求職者該怎麼說明呢?

誠實通常是最好的對策,但往往不誠實的部分原因是不知該如何開口,若針對短時間工作經驗,建議簡單描述離職原因為何,且關聯性極高的情況下,可以簡短說明工作中重點工作 & 成果,也可以減少被猜測或誤會的情況發生喔!

 

最後歸納出幾個重點,讓所有經驗都為自己加分吧!

  • 短期經驗建議都據實以告,並補上離職原因
  • 若非常有關聯性,則可列出重點成就、突破
  • 重點是強調長處,符合職缺所需技能及經驗
  • 不相關不重要的工作經驗則可簡單帶過即可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透過 JECHO 投遞您的履歷,讓 JECHO 陪您一起找工作!

Related Posts

如何打造吸睛的 LinkedIn 個人檔案

剛開始使用 LinkedIn 的時候,很多人都困擾於如何建立個人檔案,以及該如何讓檔案有吸引力。這些問題會讓初學者卻步,也不知該如何下手,結果就放棄建立檔案及使用這個平台了。其實打造一個完善的LinkedIn個人檔案並不難!跟著我們一步一步做,創造屬於你的完美個人檔案吧!在開始之前,先來了解一下 LinkedIn 個人檔案的架構。大致上可以分成:個人照片及封面、標語、摘要、工作經驗、技能... ......

面試前的小攻略

面試前的準備,怎樣才叫準備完善,怎樣才不會亂了手腳,求職前有很多功課要做,面試前也不例外,要如何有方向的收集有用的資料,閱讀完這篇文章,相信你會更有方向。 ......

積極拓展人脈,也要懂得永續經營

有一定的社會歷練之後,多少會察覺人脈對於職場上的幫助,過去時常聽到不少建議,在任一階段都須積極拓展人脈,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確,認識不同的人除了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野,也能在需要幫助時找到對的角色,協助自己一臂之力。 但,即便為自己拓展更多交友圈,我們又該如何建立彼此的連結,達到有效的經營呢?JECHO 簡單分享關於如何拓展人脈及有效經營人脈圈,提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