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書寫履歷摘要?

resume summary

履歷摘要是一份履歷的第一印象,面試官在見到你之前會先透過摘要認識你。不同於自傳,個人簡歷的字數不多,也沒有大篇幅可以仔細描寫各個技能和細節,因此在 100~300 字的範圍內要如何快速行銷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便是決勝負的關鍵。

對於新鮮人和持續做同樣工作的人來說,寫摘要的必要性可能沒那麼高,因為在他們的履歷中可以清楚看出他們連貫累積的技能和經驗。畢業新鮮人的履歷通常會強調教育背景、學術成績、實習經驗和專業技能,以彌補他們缺乏工作經驗的部分。而具有超過十年工作經驗的人可以通過列舉多個職位、職責和成就來展示他們在職業生涯中的進步和貢獻。

但是對於轉職者來說,履歷摘要是一項重要的工具。因為他們以往的工作經驗可能不是完全符合新職位的需求,而履歷摘要可以在簡短的段落中概括他們的技能、經驗和求職目標,突出他們在其他領域中所擁有的可轉移技能和價值,以引起招聘人員的興趣。

下列六點是 JECHO 建議你撰寫履歷摘要可以用的技巧:

代表你的一句話

在正式的自我介紹之前,你可以先用一句話來強調你的個人特質,或用一句話快速介紹你的性格,讓面試官加強對你的印象。例如「我擅長與人相處」、「我擅長與人溝通」,或者說「專注目標、勇往直前的生活冒險家」,透過一句話簡單展示你的真實性格,勾起聽者的注意力,並在後續的篇幅中透過具體事件加強記憶點。

人格特質

如上一段所說,一句話中的每個詞都可以再延伸,加入過去團體協作、生活經驗、社團活動等例子,並從 JD 中尋找相關特質,融入你的摘要中。

以前面「與人相處」的例子來說,可以繼續介紹自己「喜歡結交新朋友,並了解他們的生活和背景。我通常都能與陌生人找到談話的共同點,也喜歡讓人們在我身邊感到舒適。這項技能在與新客戶展開合作項目時特別有用。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我的客戶滿意度得分比公司的平均值高出15%。」 關於「溝通」,你可以進一步說明自己「會確保人們獲得正確的資訊,因為這能增進協作效率。大多數業務問題源於溝通不良,所以讓合作夥伴接受正確資訊非常重要。這些技能幫助我在一年內提高了超過40%的客戶保留率,並且幫助團隊按照原定的截止日期完成了100%的項目。」

resume summary

簡單總結工作經歷

接下來是簡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展示個人優勢及成就的部份。雖然在履歷的後半部會再詳細說明工作經歷,但如果能在一開始的自我介紹中簡單說明自己的優勢和符合職位需求的能力,就能增加進入面試的機會。比如在社群經營方面:「我的優勢及過去的經驗主要集中在社群經營,曾經在三個月內將觸及人數從兩千人增加到三萬人。」

可以為公司帶來的價值

結合過去的工作經驗與新公司需要的人才,展示「如何透過個人優勢為新公司帶來價值」。這些價值是根據公司現有資源來決定的,可以從官方管道找尋問題及解決方案,哪個商品可以改良設計、哪些領域可以經營得更好等,都是求職者可以探討的部分。

未來展望

說完特質和工作經驗後,可以描述一下自己的未來展望。一方面呈現你期望與公司一同成長,另一方面也能透露你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這樣公司就知道你投遞履歷前經過深思熟慮,這些都可以融入進你的自我介紹中。例如:「在未來,希望透過接觸到各種調性不同的社群,增進自己的社群敏感度,也期望能加入貴公司,一起打造更好的社群平台。」

resume summary

 

總結以上要點,撰寫一篇簡短而有力的自我介紹並不容易。

在開始寫之前,不妨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經歷,確定哪些是可以放在履歷中加分,哪些應該刪除。完成後,也可以和朋友或同事討論看看,獲得其他意見和建議喲!

 

這裡還有更多關於撰寫履歷的文章:

 

若有轉職需求,歡迎透過 JECHO 投遞您的履歷,讓 JECHO 陪您一起找工作!

Related Posts

積極拓展人脈,也要懂得永續經營

有一定的社會歷練之後,多少會察覺人脈對於職場上的幫助,過去時常聽到不少建議,在任一階段都須積極拓展人脈,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確,認識不同的人除了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野,也能在需要幫助時找到對的角色,協助自己一臂之力。 但,即便為自己拓展更多交友圈,我們又該如何建立彼此的連結,達到有效的經營呢?JECHO 簡單分享關於如何拓展人脈及有效經營人脈圈,提供大家參考。 ......

全球最大綠電收購契約,台積電搶攻綠電發展

台灣風力發電已有 20 餘年的歷史,現今,電力需求不斷增加且政府積極倡導綠能產業發展,風力發電已成為重要的角色。近來台積電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採用計畫」,向離岸風電大廠沃旭能源等國內業者購入離岸風電裝置,成了全球最大綠電收購企業,除了響應國際趨勢,究竟還有什麼目標呢?JECHO 帶你來一探究竟~ ......

不再被過去習慣給綑綁,2 步驟轉換思維模式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許多人常不自覺地把過去的工作經驗套用在現在的工作情境裡。這樣的思維模式容易讓人陷入固定框架,限制了職涯發展的可能性。但在不同環境、世代、企業之下,總有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需要磨合,該如何讓自己轉換思維模式,持續學習及成長呢?透過此篇文章,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